在线咨询

关闭

打开

24小时热线:13768310819

首页 > 世界各国 > 国家简介 > 正文
  1. 行程
  2. 景点
  3. 新闻
  4. 酒店
行程搜索
景点搜索
新闻搜索
酒店搜索
搜索 进入搜索
广告
广告

苏丹概况

【国名】 苏丹共和国(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)。

【面积】250.58万平方公里。

【人口】全国有19个种族,597个部落。黑人占52%,阿拉伯人占39%,贝贾人占6%,其它人种占3%。南方地区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%。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,使用者占总人口的60%。通用英语。70%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,多属逊尼派,主要居住在北方,南方居民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,仅有5%的人信奉基督教,多居住在南方和首都喀土穆。

【首都】 喀土穆(Khartoum),人口约600万(1999年),最热月为5月(26-42℃),最冷月为1月(16-32℃)。首都喀土穆意为“大象鼻子”。青、白尼罗河在喀土穆交汇向北流去,颇似大象鼻子,喀土穆也因此而得名。其地形与武汉很相像,也由三镇组成,即:喀土穆、北喀土穆和恩图曼,三镇之间有桥相连。喀土穆是苏丹政府机关、外交机构的所在地,苏丹的总统府、总理府、各部、法院等重要机关都设在这里。北喀土穆历史悠久,最初是一个小渔村,1822年成为埃及兵营,次年成为埃属苏丹首府。1834年,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领苏丹,定都喀土穆。1898年起为英埃属苏丹首府,1956年苏丹独立后定为首都。恩图曼是喀土穆主要平民生活区,几大自由市场均在恩图曼,市场具浓郁的阿拉伯风情,象牙、黑木、鳄鱼皮等民间工艺品体现了苏丹的民族艺术特色。国家民族剧场、议会大厦和古兰经大学也坐落在恩图曼。恩图曼在1885~1898年曾是马赫迪王国的都城,市内名胜古迹颇多,有著名的马赫迪陵墓、阿卜杜拉·哈里发纪念馆及清真寺等。喀土穆是一个商业都市,恩图曼是全市商业比较集中的地方,这里既有外国人经营的大商店,也有富于民族特色的阿拉伯市场,北喀土穆是工业区,它集中了全国的大工厂,其中有全国最大的纺织厂、船舶厂和汽车修配厂等。

【重要节日】 独立日:1月1日(国庆);救国革命日:6月30日。

【经济】苏丹经济结构单一,以农牧业为主,工业落后,基础薄弱,对自然及外援依赖性强。农业人口占80%。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0-95%。长绒棉产量仅次于埃及居非洲第二位,阿拉伯树胶产量居世界第一位,还产玉米、高粱、花生、芝麻、椰枣等。畜牧业也重要,多羊、牛和骆驼。工业有食糖、油料加工、化工、炼油、纺织、缝纫和制鞋。小规模开采盐、金、铁、铜、白云母等矿藏。出口棉花、阿拉伯树胶、花生、芝麻、活牲畜等农牧产品,进口原油、油品、原料、食品、纺织品、机械和设备、化工产品等。苏丹港是主要海港,喀土穆-苏丹港铁路是对外联系的要道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苏列为无力偿债和不宜提供贷款的国家,于1993年8月停止其会员国的投票权。为加快经济复苏的步伐,巴希尔政府于1993和1996年分别发布新经济法规,实施一系列经改措施,一方面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,实行市场经济,鼓励外国投资,发展农业,促进出口,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私有化进程。1997年,苏政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实行财经紧缩政策,严格控制公共开支,限制依赖银行借贷开支比例,减少货币发行量,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战略项目,利用石油出口带动经济复苏,通胀率和赤字均明显下降,经济状况趋向好转。1998年和1999年,苏政府均按期偿还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,受到该组织好评,并于2000年恢复其会员国的投票权。近几年,苏建立起石油工业。随着大量石油出口,苏经济状况有所改善,目前苏在非洲国家中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。

【资源】有铁、银、铬、铜、锰、金、铝、铅、铀、锌、钨、石棉、石膏、云母、滑石、钻石、石油、天然气和木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。主要矿物资源储量:铁约3亿吨,铜900万吨,铬70万吨,银约9000吨,石油约5亿吨。森林面积约6400万公顷,占全国面积23.3%;在林业资源中,阿拉伯树胶占重要地位。水力资源丰富。有200万公顷淡水水域。

【工业】基础薄弱,2003年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.7%。主要工业有纺织、制糖、制革、食品加工、制麻、烟草和水泥等。近年来苏政府积极调整工业结构,重点发展石油、纺织、制糖等工业。1999年,苏石油开发取得较大进展,苏成为石油出口国,2003年生产原油约1400万吨,2004年达到1619万吨。

【农牧业】农业是苏经济的主要支柱。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%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份额为39.2%,农牧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15%左右。可耕地为0.8亿公顷,但可耕地利用率仅为21%。农作物主要有高粱、谷子、玉米和小麦。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,占农产品出口额的66%,主要有棉花、花生、芝麻和阿拉伯胶,大多数供出口。长绒棉产量仅次于埃及,居世界第二;花生产量居阿拉伯国家之首,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、印度和阿根廷;芝麻产量在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中占第一位,出口量占世界的一半左右;阿拉伯胶种植面积504万公顷,年均产量约3万吨,占世界总产量的60-80%左右。

  苏丹幅员辽阔,宜牧区面积为1.67亿公顷。苏丹的畜产品资源在阿拉伯国家中名列第一,在非洲国家中名列第二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,2003年苏丹全国牧畜存栏数为:牛3800万头,绵羊4700万只,山羊4000万只,骆驼320万峰。2004年苏畜牧业出口达1.4亿美元。

【旅游业】1991年接待外国游客约2万人次。由于南部长期战乱,资金严重短缺及遭受安理会制裁,旅游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。首都喀土穆仅有五星级宾馆1座,4座高级宾馆。床位约1200张。

【交通运输】

铁路:总长5978公里。

公路:11900公里,其中4320公里铺有沥青。

水运:有远洋商船10艘,总吨位12.2万吨;内河航线总长5310公里,有轮船300多艘。苏丹港是苏丹的主要商港,年吞吐量800万吨,承担着90%的进出口运输任务。

空运:空运在苏丹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,苏国内90%的运输系通过空运进行。苏丹民航局有大型喷气客机10多架,全国共有民航机场63个,喀土穆、苏丹港、卡萨拉、朱巴、朱奈纳机场为国际机场。

相关行程

相关新闻